(原标题:10月以来ETF吸金达991.61亿元,黄金ETF、恒生科技ETF、银行ETF、证券ETF备受资金青睐)
10月以来,ETF强势吸金。
截至10月17日,10月以来ETF资金净流入额达991.61亿元。其中,权益类ETF贡献924.57亿元,占比超九成。
从资金具体流向看,月内净流入额超10亿元的ETF共有40只。其中,备受资金青睐的两大方向:黄金和恒生科技。
随着金价飙涨,资金对黄金的配置热情提升。截至10月17日,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的5只黄金ETF在10月内净流入额合计达199.93亿元。
港股在10月2日创下阶段新高后开启回调,ETF资金逆势抄底港股。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5只ETF在10月吸金114.81亿元。
此外,银行ETF、证券ETF吸金超40亿元;有色金属ETF、稀土ETF嘉实净流入超30亿元;红利低波ETF、科创50ETF、券商ETF、电池50ETF、芯片ETF、电池ETF资金流入均超10亿元。
资金积极入市的同时,指数基金发行也十分活跃,已有50余只指数基金计划月内发行。
随着行情回暖,股票型基金爆发式增长,发行规模占比创15年新高。截至2025年10月19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总数达1163只,已超越2024年全年的1135只,显示出基金市场的强劲复苏态势。其中,股票型基金新成立数量达到661只,发行规模3393.96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37.45%,创下2011年以来近15年新高。
对于港股,招商证券认为,短期来看,四季度先抑后扬。在缺乏增量利好的情况下,港股可能延续震荡态势。然而,后续边际利好因素有望累积,驱动港股上涨:以AI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业蓬勃发展,不断取得创新突破;中美关税问题有望得迎刃而解;中共四中全会讨论“十五五”规划,增量产业政策有望带来预期改善、提振风险偏好;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强化,有利于外资流入港股。结构上,继续重点推荐科技/AI及互联网、有色金属等方向。中长期展望更为乐观。随着供需格局改善,中国经济周期有望迎来景气拐点。科技产业的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将逐步转化为企业盈利,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中美政策"双宽松"共振,南向资金和外资将持续流入。未来基本面改善,盈利预期上修叠加估值修复将驱动港股中长期上行,呈现慢牛趋势。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日前将其对全球股市的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理由是人工智能(AI)支出有望提高生产率,而且政策环境有利。瑞银告诉投资者,它已将“全球、美国、中国、新兴市场和除日本外的亚洲股市上调至有吸引力”。瑞银分析师还将2025年全球盈利增长预期从6.5%上调至8%,并预计明年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瑞银将标普500指数2025年底目标点位上调至6900点,此前预测为6600点;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2026年6月目标位上调至1470点,理由是企业盈利预期改善。瑞银继续将科技作为其“全球首选行业”,并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该行预测,“2026年中国科技股每股收益将增长近40%”。
关于黄金后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最新观点来了!与国际大行们集体看涨的乐观情绪不同,桥水对黄金给出了较为独特的观点。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警告,若缺乏散户参与,金价在4000美元以上水平恐面临需求不足。
桥水中国类货币资产负责人哈德森·阿塔在内部访谈时指出,当前金市关键在于西方高净值投资者持续增持的可持续性。
Hudson Attar认为,如果西方投资者延续9月以来的大量配置,金价仍有上行空间,但市场所存在的尾部风险(例如美国通胀失控)可能改变情绪,如果市场不确定性下降,例如美国政府停摆结束、日本政局明朗、英国公布财政预算案等,投资人对于黄金的投资需求暂缓,黄金市场或将难以支撑当前价格水平。
Hudson Attar预估,全球央行购金需求也许能支撑金价介于3000至3500美元之间,但4000美元以上的价格水平如果缺乏散户参与,市场需求恐不足以支撑这一价格。
公开资料显示,桥水基金今年首季曾大幅增持黄金ETF-SPDR,第二季末持有规模达3.37亿美元,占其美股组合的1.36%。
当然,当下也有继续看多黄金的观点。德意志银重要行研究分析师Michael Hsueh在最新报告中估计,随着黄金价格上涨,黄金在全球“外汇+黄金”储备中的占比已从24%攀升至30%;与此同时,美元在全球“外汇+黄金”储备中的占比从43%降至40%;若要使其份额追平美元金价在现有持仓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升至每盎司5790美元。
升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